12月6日,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来到了青岛市东西协作城市——甘肃陇南,为当地的礼县第三中学送来了海信的爱心捐助,也为这个季节注入了一抹温馨的暖意。
礼县第三中学位于陇南礼县中坝镇集场坝村,是一所乡村中学。青岛市组织了大量东西协作优秀教育人才,“组团式”支持陇南。很多从青岛、兰州等地的优秀教师来到礼县三中,从“求真、向善、尚美”等基础问题抓起,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加强管理、建设文化、打造队伍、社会帮扶等方式,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为了给帮扶老师以及学校孩子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读书条件,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决定对礼县三中进行教育捐助。助学团队有针对性地捐助了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物品。同时,针对贫困、留守儿童多的问题,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还采取一对一帮扶,对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
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的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助学团队还将会根据陇南当地教育的具体情况,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助学项目如“海信学堂”、“心灵驿站”以及其他爱心方式进行落地,助推当地教育的发展。
通过东西协作的方式对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育援助,是海信冰箱·雨辰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贵州安顺,到甘肃定西,再到陇南,海信冰箱·雨辰助学也以自己的公益教育方式不断践行着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1月14日,海信冰箱开启了公益助学的道路,6年来,海信冰箱·雨辰助学的脚步走过了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捐赠物品近万件,线上线下授课近百次,受益群体近20万人,受到助学学校和当地政府的肯定,多次获得红顶公益的荣誉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未来,海信冰箱·雨辰助学将一如既往地投身公益助学事业当中,将爱心传递到每个角落,向社会输送更多积极能量。
中新社甘孜12月9日电 题:探访四川深山里的集中办学区:“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清晨,天光微亮,大山中的雅江县呷拉镇初级中学校园渐渐苏醒。学生宿舍里,丁真曲珠和舍友们起床洗漱,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很快,琅琅的读书声在山间飘荡。
俯瞰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吕杨 摄
雅江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群山环绕,河谷纵横。县城附近唯一面积较大的开阔地上,坐落着占地233亩的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包含初中、小学、幼儿园。
雅江县副县长黎华告诉中新社记者,多年以前,雅江边远的农村乡镇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很差。为了使边远乡村的学生接受同等优质的城区教育,雅江县于2013年开建集中办学区,将全县最优的教育资源汇聚在一起,总投资超5亿元人民币。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共有学生2634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34%,其中2276人住校。集中办学区规模和条件居甘孜州18个县(市)前列,藏族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呷拉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数学课。王鹏 摄
“在学校我们既是老师,也是‘爸爸妈妈’。”呷拉小学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卫郸说,班上46名学生有45人住校,她平时除了教学,还要帮助学生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带学生看病,甚至督促他们每晚洗袜子。
12岁的斯郎次章读六年级,绑着清爽的马尾,眼神清澈,校服内衬衣雪白。她的家位于60多公里外的八衣绒乡,路途遥远,每三个多月才能回家一次。她说,自己从小在牧区长大,四年级来到呷拉小学住校后,在生活老师及班主任的帮助下,学会了生活自理。说起梦想,这个腼腆的女孩说,以后想当博士,“因为博士很厉害”。
呷拉镇初级中学副校长陈才君说,考虑到很多学生家距学校太远,很久才回家一次,每周末学校会组织看电影、包饺子、社团活动等,并定期带孩子们去附近乡镇走走看看,“学校还设置了亲情聊天室,供家长来探望时使用。”
记者在亲情聊天室见到了丁真曲珠的姑妈汪秋志玛。汪秋志玛对集中办学区很认可,“孩子在这里吃得好,学得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更欣慰的是孩子越来越懂事。”
丁真曲珠今年14岁,读初二,个子很高,爱笑,“以前我的梦想是当教师,现在想当飞行员。”
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课间操时间到了。蓝天白云下,学生们在操场上跳起藏族特色的锅庄舞。操场边,35岁的藏文老师洛登也跟着音乐跳了起来。
课间操时,呷拉镇初级中学的学生在操场上跳藏族锅庄舞。王鹏 摄
洛登说,学校里99%以上学生是藏族,为了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特意开设了藏文课,并纳入中考。除了藏文课,还设置了藏文书法课、朗诵课、辩论课,很受学生欢迎。
在呷拉镇初级中学,有一个特殊的直播班——通过直播的方式,与150公里外教学质量更优的康定中学同步上课。记者在直播班课堂看到,学生们跟随屏幕中的远端老师上课,遇到难点,课堂里的老师会现场讲解。
“直播课让我们在雅江享受到了整个甘孜州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很大。”15岁的欧珠降泽即将中考,对历史很感兴趣,而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历史学家。
飞行员、博士、历史学家、警察、歌星……记者在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走访期间,听到了藏族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正如他们在一间宿舍墙上写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