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2月9日电 (记者 韩章云)冬意正盛,正是金珠沙梨上市热销的时节。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金珠沙梨种植基地,果农正忙着将一箱箱金珠沙梨搬运进车间。经过一体化作业加工,一颗颗金珠沙梨变成了开袋即食的鲜榨果汁,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味蕾感受。
金珠沙梨丰收,果农笑开颜。孙丽丽 摄
金珠沙梨,外形椭圆饱满,通体金黄,咬一口,肉质酥脆细腻,汁液丰富,味道酸甜浓郁。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金珠沙梨,在30多年前还是藏在豫西深山人未知的野生沙梨。
“金珠沙梨原本是豫西大山里的野生沙梨,吃起来酸如梅,涩如生柿,只能入药,个头也只有葡萄粒那么大。”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金珠果协会会长李应贤介绍,在科研专家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他和团队从豫西深山中,用3年的时间收集到100多种野生沙梨标本,进行反复嫁接、对照、检验、实验、储藏,然后拿到市场上进行试销,历经14年,最终在1998年选定一个沙梨的新品种,定名为金珠沙梨。
经过选育改良的金珠沙梨,果肉酥脆多汁、酸甜适口,果实增大了3倍-5倍,具备市场流通价值。但是,对于21世纪初的市场而言,金珠沙梨还是新品种,市场认知度不高,曾一度滞销。
如何将金珠沙梨更高效地转化为商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成了摆在李应贤和种植户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得知此情况后,迅速与李应贤进行对接。“那么好的沙梨,烂了扔掉特别可惜,我们有水果深加工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销售模式,可以将沙梨加工成袋装鲜沙梨汁销售。”该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说。
果园里金珠沙梨硕果盈枝。孙丽丽 摄
为了让消费者品尝到金珠沙梨最纯真的味道,从洛阳运送到郑州惠济区的金珠沙梨,通过产品众筹的模式进行销售。
经过多年发展,金珠沙梨的市场接受度越来越广,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A级绿色食品”,甚至出口至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地,广受海外市场欢迎。
而在洛阳当地,金珠沙梨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洛宁县马店镇镇长赵雯雪介绍,目前仅该镇金珠沙梨种植面积就有1.5万亩,盛果期,每亩的产量可达6000斤,平均每户农户每年依靠金珠沙梨能增收2万元。
从深山野果到果园新贵,再到深加工梨产品,金珠沙梨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也带动了一条产业链,让果农品味到丰收的甜蜜。(完)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当地时间8日,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宣布,经执行委员会决定,通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现有资格体系获得参赛资格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可作为中立个人运动员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表示,通过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资格赛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中立个人运动员,在符合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参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巴黎奥运会。
2022年2月,国际奥委会开始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实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不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在国际赛事上不得展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旗、国歌和其他国家标志;不邀请或允许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政府和国家官员参加国际赛事活动。
去年12月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峰会上,奥林匹克运动各方代表提出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回归国际赛场的问题。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向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际大赛组委会建议,俄罗斯、白俄罗斯运动员以中立个人身份重返国际赛场,同时表示将在适当时候决定这两国运动员能否参加巴黎奥运会。
三天前,第十二届奥林匹克峰会的与会代表督促国际奥委会尽快拿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解决方案。经过磋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峰会结束后的第三天作出了决定。(完) 【编辑:苏亦瑜】